2021.9.23【午间美闻】当代神农袁隆平

信息来源: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  发布时间:2021-09-23  浏览次数:71

当代神农袁隆平

有的人,用朴实告诉世界,最美的是奉献;有的人,用脚步告诉世界,初心不曾改变;也有的人,用信念告诉世界,梦想定会实现。让我们一起走进榜样人物,读懂凝聚在他们身上的力量。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榜样人物”。

大家还记得袁隆平爷爷的小猫袁花花吗?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心中的榜样人物——袁隆平爷爷。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忆袁公。”看到这句话,我总有一种莫名的心动,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或许这样一种场景离我们非常遥远。
道路边、田埂间、大桥下,常有人因吃不饱饭晕厥昏倒,甚至死于饥饿。草皮树根皆可入食,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把饭蒸两次,饭量就会增加一半;冬夜睡觉时没吃饭,手脚冰凉,无法坚持到天明……


民以食为天。盘古开天辟地,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摆脱饥饿、奋力生存便成为人类的主题。人类在漫长的生息绵延过程中,从未停止过对饥饿的抗争,从未停歇过对粮食的渴望。然而,面对严峻的现实,世界陷入了粮食恐慌,人们连连发问,谁来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世界?

在人类发展的关键时刻,一位神农捧出了拯救世界性饥饿的法宝——杂交水稻。他与团队创造了一个风靡世界的绿色神话,这个被冠名为东方魔稻的奇迹,让中国人看到生的希望,也让世界人民远离饥饿。这位神农是谁呢?他就是魔稻祖师——袁隆平。


当然,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研发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学毕业,他就来到一个偏远的乡村,烈日当空,农民在榕树下歇息,袁隆平先生依然头顶烈日,在田里劳作。

为了找到理想中的稻株,他吃了早饭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一直到下午四点左右才回,艰苦的条件和不规律的饮食,使他患上了肠胃病。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都手拿放大镜,一缕缕一行行一穗穗,大海捞针般在几千几万的稻穗里寻找。汗水在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连常年扎在水里的农民都自叹不如。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在勘察了40万余株后,经过两年的探索、实验和研究,他终于写成引起国内外科技界高度重视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从此,杂交水稻这四个字伴随了袁隆平先生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不懈追求的事业。


然而,在那个年代,论文被视为了反动学说。随后,在那个年月里,黑五类、现行反革命等最触目惊心的罪名加在了他的身上,几十个实验用的瓶瓶罐罐被砸碎后,杂交水稻研究也跟着他一起变得岌岌可危。
袁隆平先生饱尝被孤立的痛苦,但为了信守让所有人都吃饱饭不再挨饿的诺言,他变得异常坚定。每当遇到阻力的时候,他都告诉自己要戒骄戒躁。为防止实验器材被捣毁,他就偷偷拿着手电筒,将残存的秧苗一株株收拾好,带回家中藏在臭水沟里。700多株试验材料再次被毁,他忍住悲愤,走进烂泥巴田里,寻找劫后余生的秧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袁隆平先生是一个真正的探索者,一个真正的耕耘者,更是一个大爱无疆的忍者。他的贡献已经超越了杂交水稻,他给整个民族留下了一笔绵延世代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是属于中国的,更是属于世界的。他用他的执着和真诚征服了全世界,也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在浩瀚的宇宙中,闪耀着一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而袁隆平爷爷也正是我们在仰望苍穹时去追寻的一颗在自然和科学的天空中发出耀眼光芒的明星。


主播:九(3)班  王人可

指导老师:李成保

初审:许小平、程娟娟

复审:李传国

终审:杨  全

编辑:徐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