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6【午间美闻】 好习惯终身受益

信息来源: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  发布时间:2021-12-06  浏览次数:56

好习惯终身受益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个好的习惯成就着一种种别样的人生。在这里,一个个成长的故事温柔而坚定地铺展,让我们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地去感悟,用行动去践行。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养成教育”。

西塞罗曾说过: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好习惯,无论大小,带来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有益于一个人的一生。中学时代正是行为习惯塑造的大好时期,每周的第一天,教育养成系列节目就以广播的形式在午间美闻栏目中播出,也是告诉我们一切从好的习惯开始。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期、反复地坚持,最后才能成为一个不易抛弃的真正的习惯。一旦这样的习惯养成,它便会像一列运动着无法停止脚步的火车那样,推动着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学习是目前最主要的事,而养成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是决定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的基础。


首先,预习的好处有哪些呢?充分的预习能让你在上课前就发现自己的薄弱点与疑难点。你还可以在预习时标记出它们,并具体写出对应的不懂的知识点。这样做会使你听课更具有针对性,从而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复习是对你今天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巩固。“温故而知新”,有时复习还能得到些新的理解和体会。
学问学问,就是由“学”与“问”组成。除学之外,问也很重要。学会提问也是在学习中要养成的一个好习惯。


我认为提问至少有三个好处:
一、提问是消化知识的一种方式。如果你今天有一个疑点没有消化,那么等着疑点越积越多,最后不懂的知识逐渐堆积成山,你想消化都无能为力,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但是一有问题就去问并当场将它解决,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提问是思考的一种表现。提出的问题,最能看出一个人思考的深度。因为对一个问题刨根问底,就能够不断深入,也就能思考得越透彻。                           三、提问是探索新知的方法。当你在课外遇到问题或麻烦时,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提问了。这不仅是在与别人做交流,还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学习中,阅读是一种更为宝贵的习惯。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阅读可以积累词汇,提高写作能力;阅读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做到不出门亦知天下事;阅读有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阅读能够使浮躁的内心沉静下来。读鲁迅的书,会被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打动;读李白的诗,会被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打动。这些向上的精神会对人格起到升华的作用,并可以促使一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我们不仅要学会读文史作品,我们还要学会读老师,读同学:读他们的表情,读他们的心情与心态,这是读文学作品所不能替代的。

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青少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我认为我们青少年应该养成以下几种习惯。


1.尊重他人的习惯。尊重他人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并且是我们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我们人类与其它动物的重要区别。当一个人受到他人尊重时,就会有满满的成就感,还会愿意与你交往。你也可以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学习到别人身上的优点。所以尊重他人的习惯是每一个人都应有的良好习惯。那么,怎样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呢?我们要做到积极关注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

2.诚实守信的习惯。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可知其可也。”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准则,还是一项民法原则。当然,它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反映的恰恰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形象。我们还可以用它来经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口碑。我们甚至可以利用它在陌生的地方活下去。所以你诚实守信,不仅帮助了自己,也是在变相为国家做贡献,何乐而不为呢?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有了这些习惯做目标还不够,最重要的是你的那份坚持与自律。巴斯德常说:“告诉你们使我达到目标的奥妙吧,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让我们向他学习吧!只有如此,我们方能成才!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打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主播:八(4)班 高竞天

撰稿:八(4)班瞿佳睿、高竞天

指导老师:石汉文

初审:许小平、方  琳

审核:李传国、轩家梅

编辑:徐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