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使星空灿烂
诚信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格有鸿毛之轻,亦可以有泰山之重;诚信没有价格,却可以让人的灵魂贬值,亦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诚信,没有体积,却可以让人的生命空虚,亦可以让人的生活充实。诚信是一个道德规范,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言九鼎、一诺千金。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期末特别栏目“诚信考试”。
不诚信在校园里很常见,虽然多数学生是有修养、有热情、有上进心的,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不自觉地突破了文明的界限,践踏了校园文明。表现为部分学生社会公德水准不能令人满意;部分学生对文明与否的判别标尺失准,致使校园内存在种种不文明、不和谐的现象。少部分学生仪表不整,语言粗俗;部分学生为人乏礼,行为散漫;少部分学生无视校纪,损坏公物;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刻苦精神,考试作弊等等。
自古以来,考场上少不了的二字,便是“诚信”,“诚信做人”、“诚信考试”,是每个学习者所应遵守的准则。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是以节操为本、以诚信为基,我们作为学生更应该传承民族美德,树立道德新风。
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是人格的体现,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 正如孔子所说,言必信、行必果,在全社会倡导诚信的今天,作为接受教育最充分的学生,更应该做诚信之表率。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能引起人心深深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而今,我们仰望苍穹,天空仍然明朗,内心那些崇高的道德法则,有些却需要我们再次唤醒。诚信就是其中之一,李白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形容诚信的分量比大山还重,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意在说明“没有诚信的人,几乎是不能想象的。”卢照林也说:“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人衣兮信为裳”。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老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又作答得很精彩,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过了不久,晏殊就凭着真才实学当上了宰相。
晏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的故事说明,一个人为人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对于取得别人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啊!
期末考试是对我们诚实守信品格的一次考验。诚,就是要诚实待人,不说谎,不抄袭;信,就是讲信用,重承诺,遇到错误勇于承担,做人也是学习之根本。而诚信则是做人之根本,考试虽然令人生畏,但在考场上欺骗自己更为可怕,因为我们认真地学习过也尽力地复习过,我们还怕什么呢?
同学们,人生能有几回搏、人生不拼不精彩,只要我们满怀信心、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就一定能在考场上尽情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做一个讲诚信的人、一个在人格上大写的人,让诚信这道灿烂的阳光点燃我们的心灵,照亮我们的人生!祝愿大家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主播:八(9)班 刘懿涵
撰稿:八(9)班 徐子茜
指导老师:李玉玲
初审:许小平、陆 玲
终审:轩家梅
编辑:徐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