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千年的文脉在低声倾诉。它是庙堂之上人神相通的欢愉,它是宴席之上把酒言欢的雅致,它是歧路孤舟天涯游子的悲怆,它是月下花镜多情少女的忧伤,它是无数文人世俗之外灵魂的栖息处……它们是一缕缕不灭的曙光,让我们的文化拥有了一份别样的深情和韵致。在时空的流淌中,在文字和思想的碰撞中,诗歌至今仍然能感动着我们的心灵,点燃着我们的激情。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诗歌鉴赏”。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优秀的诗人层出不穷,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也如银河繁星般数不胜数,其中最耀眼的两颗正如韩愈所描绘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的诗忧国忧民、厚重沉郁,而我更偏爱李白的豪迈奔放、飞扬不羁,从他的诗中,我们能领略到千年前的大唐盛世风光,更能深深体会到一种大气恢弘,自由不羁的人格魅力。
杜甫赞颂李白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的诗极具浪漫色彩,极尽夸张和想象之能事,读他的诗,豪情和浪漫直欲从字里行间喷薄而出。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正是他的一首传世佳作《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有一种磅礴大气的空间感和画面感,站在河边极目西望,迸发出“天上来”的奇思妙想,接着顺流东顾,联想到河水东流入海,直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慨,豪迈之气,呼之欲出。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人从大河的流逝联想到人生,将一生浓缩到朝暮之间,这是另一个维度上的夸张手法。让人徒生华发早生,英雄迟暮的感慨。
而我最喜欢的是最开头的“君不见”三字,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得整句诗给人一种不容置疑的感觉。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在这里,李白最喜欢的两样东西,月亮和酒,都一起出现了。一扫前两句中淡淡的悲凉,抒发出诗人的豪迈胸怀,也不愧是古往今来第一劝酒佳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如果只是借酒麻醉自己,有什么好嘚瑟的?接着来的这一句中,一种浓浓的自信之气,立马就消除了贪酒的那种颓丧感。千金散尽只是败家子而已,但还复来,就是本事了。既体现了古君子视金钱如粪土的境界,同时自信豪迈之气也让人不得不服。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接着大家还是喝酒吧。烹羊宰牛是写实,饮三百杯是夸张,依旧体现了浪漫和激越的情怀。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酒宴渐入佳境,开始给朋友劝酒。这句诗的出现,巧妙地过渡了上一句的“会须一饮三百杯”。同时高歌助兴,诗人要抒发胸中块垒了。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在这里,诗人借酒歌抒发了自己的价值观,富贵生活、金钱财物都不足以让他动心,只愿意世人皆醒我独醉。也只有这样任性、豪迈之气的李白,才是我心中那个“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千古第一诗仙。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此时宴席已至高潮,喝酒的时候千万不要说没钱,酒只管拿来,咱们只管痛饮就是。宝马、雕裘都可以拿去换酒,只要能消磨这极度的愁绪,多么的洒脱、豪迈啊!
这是全诗最直接、响亮的收尾,极具爆发力,又有余音绕梁之感。
李白的豪迈与浪漫,在这篇《将进酒》中可谓发挥到了极致,无愧于“诗仙”之名!
主播:七(2)班 曹欣玥
指导老师:邹 刚
初审:许小平、陆 玲
终审:轩家梅
编辑:徐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