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9【午间美闻】明天的太阳从家庭升起

信息来源: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  发布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75

一张张纸,一支支笔,一段段文字,笔墨达意;这里有孩子最真挚的话语,这里有父母最殷勤的期望......无论怎样的文字,在这都携带着一种无穷的能量,它的名字叫“爱”。让爱在耳畔流淌,欢迎走进“午间美文”之“家校共育”。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19361019日鲁迅去世时,海婴7岁,并不知道他的父亲就是大文豪鲁迅。这是鲁迅为了让孩子逃避“文网”,随时保持警觉不让孩子知道的结果。

周海婴曾回忆,童年的他体弱多病,父亲为了他的身心健康煞费苦心,可是对他的教育却是顺其自然。小时候 ,周海婴很喜欢一种叫积铁成像(也叫小小设计师)的玩具。这是一盒用各种金属零件组成的玩具。他用这些零件学会了组装小火车、起重机。他常常是装好了再拆拆了又装,鲁迅总是在一旁鼓励他,不干涉他的创造。

父亲去世后,周海婴用自己储蓄多年的压岁钱交纳学费,报考南洋无线电夜校,1952年考进北大物理系后开始走上科研道路,最终成为一名无线电专家。他曾担任过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一直从事广播电视规划工作。周海婴从事无线电事业长达55年以上,家中摆满了所获的各类荣誉证书。

海伦·凯勒在接受安妮·莎莉文的教育之前,是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被宠坏了的孩子。她野性十足,脾气暴躁,破坏、攻击心理极强,极端任性,根本没有温柔、同情和爱心。一次,凯勒发现妹妹舒服地睡在她最喜欢的洋娃娃——南茜的摇篮里,她勃然大怒,冲过去就要把摇篮推翻,要不是母亲及时赶来,妹妹就可能被摔死了。还有,吃饭时,她会围着餐桌转来转去,把手伸到每个人的盘子里,胡乱抓东西吃,还不时地抓住正在传递的碟子,拿出她想要的食物。对她这种实在难以容忍的用餐方式,家人早已习惯。

18873月,安妮·莎莉文来到海伦·凯勒家。在莎莉文的教育下,她那“乌有之国的幽灵”开始变化了。

 “莎莉文小姐非凡的才能、敏锐的感觉和博大的爱心使我童年时那段受教育的经历成为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她善于抓住一切机会,用最好的方法传授知识,使我的学习充满了乐趣,接受起来那么容易。”“那些让孩子们厌烦的事,如语法、算术题,以及较为精确地解释问题,我做起来都充满了乐趣,并在多年以后成了我最美好的回忆。”

安妮·莎莉文那极大的爱心、耐心与毅力,那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的兴趣出发的教育,激发了海伦的学习热情,使海伦一直处于对知识的渴求状态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无知甚至野蛮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理、才华横溢、富有爱心的非凡女性。

孟母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鲁迅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自由的成长空间,而莎莉文老师则用她真挚的爱引导孩子成长。不论是父母还是老师,他们为我们的付出都不图回报,而我们却经常忽视他们的爱,常惹他们生气。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多体谅父母,多体谅老师。努力学习,不负他们对我们的希望!

我是本期主播陶宇航,下期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主播:七(4)班 陶宇航

指导老师:张  侦

初审:许小平、程娟娟

终审:轩家梅

编辑:徐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