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1【午间美闻】竹林七贤之阮籍

信息来源: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  发布时间:2022-03-31  浏览次数:90

  有的人,用朴实等诉世界,最美的是奉献;有的人,用脚步告诉世界,初心不曾改变。也有的人,用信念告诉世界,梦想定会实现。让我一起走进榜样人物,读懂凝聚在他们身上的力量,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榜样人物。

魏晋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但就在这种背景下,一种追求超然高举、率性自然的魏晋风度在名士中蔚然流行。就像《遥远的绝响》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黑暗的太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七贤之一——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惟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优思独伤心。”这首如淡淡绿茶中微涩的《咏怀》写尽了他为心的凄愁落寞。多年来,他像一缕竹味儿的清风,掩藏在竹林之下。而推开竹子,你将见到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思的阮籍。

小时候,阮籍的父亲告诉他,做人不要太光彩耀人,不要太过硬气。阮籍天资聪慧,他自己也不曾懒惰废学,很快便成了远近用名的神童。有一次他随叔父去东郡闲游,当时充州刺史王昶热情邀请这位“神童”。哪知人请到了,酒备好,菜也上了,阮籍竟“终日不开一言”。王昶也不好质问,气氛异常尴尬,只觉得他深不可测,暗自佩服,真是弄巧成拙啊。

少年时,阮籍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狂”。在崇奉儒家思想的古代看来,“男女授受不亲”是关手男德女德的严肃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就曾和淳于髨争论过这个有趣的问题。淳于髨说:“儒家思想提倡男女授受不亲,但是如果嫂于掉进了湖里,那么小叔子是否要施以援手呢?”孟子当即回答道:“当然救了,不然不是如豺狼一般?男女投受不亲只是礼法规定,但是叔叔援救嫂子,那是变通的表现。”可见孟子也不建议死板的恪守礼法。阮籍就是这样的人,一次,嫂嫂过来探望他,临走时闲聊几句,得知归途危险,便自告奋勇护送嫂嫂回了哥哥家。于是背后就有人斥责他跟嫂嫂关系太过亲密,不合法规。阮籍白了那人一眼,质问道:“儒家的那些礼法难道是为我设立的吗?”那人被问住了,说不出话来。哥哥和嫂子却丝毫不介意,接受了他的善意。这在当时封建的思想下可是大奇闻。

可是无论阮籍再怎么清高,再怎么避世也躲不过司马氏的招揽。

司马昭铁了心要招揽阮籍,派了使者去了一次又一次:第一次,刚一走进屋内,迎面来一个醉的东倒西歪的阮箱,世人皆知阮籍爱酒、痴病酒、嗜酒如命,使者只好下次再来;第二次,才进门,就能闻到酒香味,只好回去;第三次,还醉。第四次、第五次……直到醉了六十多天,司马照才明白阮籍抗拒的意思,但司马家看上的人,不可能放掉的。于是继续软磨硬泡,阮籍才知道父亲那句话的含意。“做事不要太过刚硬。”记着这句话,他便骑上小毛驴,悠哉悠哉去赴任了。在那干了十天,又骑着小毛驴悠哉悠哉回去了。好一个来去自如、潇洒自由啊。后来,司马昭“辞让九锡之封”,众大臣纷纷作戏“功进”,阮籍如此有地位的文人,自然也被逼违心的力进表。不久,他便带着一番醉意离开了人世。是愤愤而终还是饮酒过头?我们无从得知。又或许,酒后的世界,才是他的海晏清河。

动荡的时局,惶惶的人心,好在他在乱世之中守住了本心,成了万花丛中的一抹鲜绿,在污浊河水中成了那股清流。


主播:七(4)班 胡雅洁

指导老师:张  侦

初审:许小平、程娟娟

终审:轩家梅

编辑:徐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