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纸,一支支笔,一段段文字,笔墨达意,洋洋洒洒。这里有孩子最真挚的话语,这里有父母最殷切的期望……无论怎样的文字,在这儿都携带着无穷的能量,它的名字叫“爱”。让爱在耳畔流淌,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家校共育”。
我们每个人,脱离母体,呱呱落地降临人世,首先进入的是家庭生活。家庭是每一位孩子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来说,是接受教育的开始。幼儿的头脑像一张白纸,很容易被任何人涂上各种颜色。在孩子生活的早期,家长的言行或者家庭氛围会对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影响,这些影响在孩子们心灵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让他们终身难以忘怀,成为孩子们一生成长的基石。
有人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不错,在早期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孩子,同时也影响着孩子的素养。比如,有一位坚强有能力的父亲,他看见孩子在桌子上,便鼓励他从桌子上往下跳,儿子以为父亲会接住他,于是,纵声一跃,飞到地上,在地上哇哇大哭,他的父亲对他说:“孩子,在最关键的时候,只有你自己能靠的住。”之后,这位孩子也和他父亲一样,成为成功的人。
再者,著名作家安徒生,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是一位修鞋匠,母亲则是一位洗衣妇,当地贵族们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降低身份,不许自己的孩子与安徒生玩,安徒生的父亲也不生气,将安徒生的房间布置得像小博物馆一样,每天晚上睡觉前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和莎士比亚戏剧。为了丰富安徒生的精神世界,父亲还经常鼓励安徒生到街头去看埋头苦干的手艺人、弯腰曲背的老乞丐和坐着高贵马车横冲直撞的贵族的生活,这些童年的亲身经历,为他写下《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童话故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不仅仅是家庭,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也有较大的影响。青春期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习,这不禁使我想到了另一则故事。张伯苓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创办了南开大学。有一次他走在南开大学里,他发现一位学生因抽烟而把手指染黄了,张伯苓先生十分气愤,训斥着那位学生,“抽烟对你们身体不好,赶快戒烟。”那位学生不服气,对张伯苓先生说:“难道抽烟就对您身体有好处吗?”张伯苓先生尴尬地笑了笑,叫人把自己所有的吕宋烟拿过来,就地销毁,并从口袋里拿出自己抽了许多年的烟袋,把它折断。张伯苓先生说:“现在我愿与诸学生一起戒烟。”这些学生感到十分惭愧,把烟都戒了。
以上几个小故事中,家庭和学校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都对孩子的一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而在孩子们童年时,则是塑造孩子们一生基石的好时光。
主播: 七(7)班 陈与默
指导老师:袁 月
初审:许小平、程娟娟
终审:轩家梅
编辑:徐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