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10【午间美闻】尊重个体 健康成长

信息来源: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  发布时间:2022-05-10  浏览次数:147

  一张张纸,一支支笔,一段段文字,笔墨达意,洋洋洒洒。这里有孩子最真挚的话语,这里有父母最殷切的期望……无论怎样的文字,在这儿都携带着一种无穷的能量,它的名字叫“爱”。让爱在耳畔流淌,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家校共育”。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在父母眼里,我们是家庭的希望、是未来,父母倾尽全力去呵护我们、培养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成长为他们想要的样子,却忽视了我们自己的想法、个性和成长规律。

比如家长填压式地给我们报各种辅导班,音乐、舞蹈、绘画等各式特长训练班,写作、奥数、英语等各种知识提高班,它们占用了我们很多课外时间。家长忽略了我们自己的兴趣爱好,担心我们输在起跑线,担心我们不够多才多艺,将来踏入社会自主选择的机会受限等等,让我们的童年失去了很多感受自然、尽情遨游的快乐;家长希望我们爱读书,读名著、读经典,却忽略了我们的童年时代是充满幻想的,是需要童话世界的。

当我们在孩提时代任性、撒拨、调皮捣乱时,当我们做出一些哭笑不得、啼笑皆非的事情时,那正是我们的天性使然,正是我们对万事万物抱有高度好奇心的表现,父母要善于转换角色,尽可能多与我们同频交流,才能使我们在内心更加接纳来自长辈的指引和教导。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青少年期,也是一段敏感期。更加突显自我,更加追求独立,更加希望得到认可。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家长的关爱和理解,而不是喋喋不休的唠叨,希望想法更多地得到家长的认可,接受我们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走进我们的世界,多与我们沟通思想,真正了解我们的所思、所想,给予我们适时的帮助和正确的引导,提高我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我们慢慢形成正确“三观”。能与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端正心态,平等看待,多尊重我们的想法,多些宽容和理解,少些抱怨和指责,帮助我们建立自信心,让我们感受到被重视、被认可的快乐。

以我的成长经历为例,父母为我选择的课外兴趣班,总是会征求我的意见,尊重我的兴趣爱好,并没有占用我太多业余时间,让我没有觉得是额外负担,反而更容易快乐地学习生活。电子产品提供的各类信息对我们的诱惑很大,在我们这样的年纪,如果没有自制力,电子产品很容易危害到我们的身心健康,父母没有一味地杜绝我接触,当确有需要使用查阅资料时,会允许使用,用好后及时归放原处。当我空闲想玩一会时,也会征得父母同意玩半个小时左右。在这样被尊重的家庭里生活成长,让我变得更加自觉和自律,也让我倍感家庭的温暖和谐。

进入青春期的我们,不仅需要父母物质上的给予,更多的需要来自父母精神上的鼓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漫长而又独特的过程,父母们淡化“家长意识”,努力做到与我们同频共振,从内心出发,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尊重我们的成长规律,慢慢欣赏,静待花开!


主播:七(9)班 黄子伊美

指导老师:江厚庭

初审:许小平、方  琳

终审:李传国、轩家梅

编辑:徐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