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6【午间美闻】 乘风抵梦

信息来源: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  发布时间:2022-11-16  浏览次数:41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千年的文脉在低声倾诉。它是庙堂之上人神相通的欢愉,它是宴席之上把酒言欢的雅致,它是歧路孤舟天涯游子的悲怆,它是月下花镜多情少女的忧伤,它是无数文人世俗之外灵魂的栖息处……它们是一缕缕不灭的曙光,让我们的文化拥有了一份别样的深情和韵致。在时空的流淌中,在文字和思想的碰撞中,诗歌至今仍然能感动着我们的心灵,点燃着我们的激情。欢迎走进午间美文之诗歌鉴赏。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志在云天的大鹏总有一天会展翅风而起,凭借风力直上九万里。即使在风停歇时不得不俯身飞下来,其力量之大,也能将沧海之水高高激起。

现在总是有人见我常常说些不同流俗的论调儿,听了我的豪言壮语都嘲笑我自命不凡。连孔圣人都能谦逊地说“后生可畏”呢,你堂堂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上李邕》是李白青年时期的诗作。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描写与赞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对李邕看不起年轻人的态度表示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敢于追求,自信、自负、不畏世俗的精神。全诗用语直白,写出作者不畏强权的品质。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在中国诗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后人誉为诗仙,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杜甫对李白的诗赞不绝口,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声”,连鬼神听了都喜极而泣,那该是怎样的名诗佳句啊。

李白出生于701年,从小就非常聪明,在十五岁时就能吟诗作对,在他二十七岁时经好友孟浩然的介绍,成为了前宰相的孙女许氏的丈夫,从此在安陆定居。李白一直想进入官场,所以多次上书,但因为遭到别人污蔑都未成功。终于在一次玄宗狩猎的时候,他献上了《大猎赋》使玄宗龙颜大悦,得以进入长安,后来又受到了贺知章等人的称赞,但是依旧没有得到重用,因此发出了“行路难”的感慨,遂离开了长安,前往山东一带。后来又因为贺知章等人的举荐,李白终于得到了唐玄宗的信任,但是唐玄宗也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宫廷的文人,根本不让他参与什么朝政。之后因为在安史之乱后上了永王的贼船参与到诸王叛乱,虽然幸免于难但还是被发配到了夜郎,之后在762年病逝。

李白这一生跌宕起伏,政治上不如意,屡屡不受重用,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可谓大放异彩,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他在歌行方面,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固有格式,达到了飘逸随性,变化莫测的崇高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直白、潇洒自如,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李白的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却又立意清晰。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题材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李白的诗也与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联,李白一生放荡不羁,自负狂傲,有如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的自负张扬,再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凌云,所以诗是李白的日记,也是李白人生的写照。

身为少年人的我们,要有不坠青云之志的豪迈,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乘着九万里的长风,直抵梦想的彼岸。

主播:九(8)班 孙曼彤

指导老师:程  玲、许小平

审核:程娟娟、李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