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用朴实告诉世界,最美的是奉献;有的人,用脚步告诉世界,初心不曾改变;也有的人,用信念告诉世界,梦想定会实现。让我们一起走进榜样人物,读懂凝聚在他们身上的力量。欢迎走进“午间美文”之“榜样人物”。
非关病酒,不在酒后。
一位诗人曾说:“美,是一种类似堕落的过程。最贞洁的人写最放浪的诗,最清净的文字里有最骚动的灵魂。”古龙是最放浪的人,他写最贞洁的小说。古龙,原名熊耀华,生于香港。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
倪匡说:“人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
王家卫说:“古龙是一个流氓,有才气的流氓。”
“所以情节的诡奇变化,已不能再算是武侠小说中最大的魅力,但人性中的冲突却是永远有吸引力的。武侠小说中,已不该再写神,写魔头,已应该开始写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这是古龙先生写在《天涯明月刀》之前的话。
读古龙的小说,应该听神思者的曲子,饮烧刀子的白酒。金庸写人生,而古龙写人性。古龙笔下的,是那些挖掘到极处的人性。他会去写最痛苦的时刻人的癫狂冷忍,也会去写最喜悦时人的欣喜狂热。古龙的主人公很少是金庸那样从初出茅庐到名震江湖,他们往往一露面就是成熟的,他们具备完整的人格,他们往往痛苦又往往洒脱。
——于是古龙在这样的一群人中寄托了他的人生态度,去抒发那些难以想象的大悲大喜。
古龙先生的语言更像是散文诗,在诗中有的已体现他的意境追求。他在《天涯明月刀》的楔子中,只写了几句人物对话。
他的人呢?
人由未归,人已断肠。
何处是归程?
归程就在他的眼前。
他看不见?他没有去看。
所以他找不到?
现在虽然找不到,迟早有一天会找到的!
一定会找到
一定!
正是独特的人生历练、时代背景与文化资源,形成了古龙深沉独具的浪子情怀。一种浪子独有的深沉情感充盈在古龙的字里行间,浓郁感人。其笔下的男主角亦往往成为他自身的写照:他们大抵都有一种被遗弃的孤苦,从小缺乏父爱母爱,年幼的身体与心灵独自承担岁月的风雨,没有家庭、没有温暖、没有同情。而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又使他们虽处漂泊,亦在追寻。
古龙先生爱酒。他说过,只有内心忧郁愁苦的人才不顾性命地喝酒。浪子小方在听到一首歌的时候耸然动容:儿须成名,酒须醉。醉后倾诉,是心言。他在《萧十一郎》中说,为什么酒与忧愁总是分不开呢?酒已入愁肠,却没有泪,谁也不愿意在人前流泪,英雄儿女们的眼泪,本不流给别人看的,酒在愁肠,泪在心里,脸上只有笑容。嗜酒是古龙的本色,而最能代表古龙本色的人,还是李寻欢。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中,上官金虹曾与李寻欢有过如下对话:
上官金虹:“你是三代探花,风流翰林,名第高华,天之骄子,又何苦偏偏要到这肮脏江湖中来做浪子?”
李寻欢:“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且任性,且颓废;且自卑,且自傲。
古龙先生在医生下达了严禁饮酒的告诫后,畅饮三天三夜,大醉归西。
48岁离开江湖的古龙,不愿当大师,一心只做大侠,肆意挥洒他的才华与生命。他急匆匆地在世上走了一遭,醉了,便去了。
他一生始终问的是天涯远不远。总是郁郁寡欢,看破孤独的人生宿命。《陆小凤传奇》中的陆小凤,或许是古龙对自己的幻想,期待自己能有许多正义的朋友,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出手相助而不计前嫌,可是等古龙先生用酒迷醉了曲终人散的惆怅和无尽的长夜后,在明日大醉醒后,又会是被生活所迫产生的无奈。频频扑扑的古龙,因酒而欢,终究饮酒而死。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爱最好的人,过最自在地生活。轻狂不羁的古龙,在江湖里写江湖,以酒释情长。
远去的古龙,是远去的侠义。
我们都说武侠是成人的童话,潇洒通透的少年郎渴望飞檐走壁,是渴望做大侠,用武功来主持道义,可是我们是否早已明白,世界上本没有郭靖、萧峰,也没有李寻欢、楚留香。
古龙是能看透江湖、但不愿看透江湖的人,因为江湖中有他全部的情。他宁愿让自己醉死,也不愿舍下这一身的情债。
金庸曾这么评价古龙:“他是江西人,个性有点侠气,我就没有。他喝酒多年,所以年轻时就去世了,与他交往,我认为他与武侠生活相近。有次他不愿与一帮日本人喝酒,结果被人砍伤手臂,而我是规规矩矩地做学者。他与我平时谈天说地很好,有生活在一起不容易。”
我们上网搜索金庸,会发现他有很多重身份,政治家、学者,甚至有人说他是一个商人。而古龙。自始至终也只不过是一个浪子,提酒执剑流浪江湖。相逢意气为君饮,之后万水千山江湖路,有缘再会。
纪念古龙,和属于武侠最后的辉煌时代。
陌上花开,可以缓缓醉矣。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主播:九(11)班 姚沁桐
指导老师:马 艳、许小平
审核:程娟娟、李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