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君子不器”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读《好的教育》有感
读书可以让我们哪怕深陷泥泞,也依然可以仰望天空。
一本好书应该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鲍鹏山老师的《好的教育》就是这样一本书,书中阐释了很多孔子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有很多观点发人深省,直击心灵,比如鲍老师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分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又是“必要的”,并不是所有“重要的”都是我们应该要教给孩子的;比如“没有计算机,人还是人,但是没有诗歌、没有艺术、没有伦理、没有价值观,人就不是人”;比如“最可怕的文化是只求效率的文化,最可怕的民族是只讲功利的民族”。
然而其中最让我醍醐灌顶的是“君子不器”,鲍老师认为“君子不器启示我们教育要将人当做人来培养,不能将人当工具来培养。”由此,我想从教育目标、课堂教学、教育功能方面来谈一谈我的一些浅显看法。
教育目标应该坚持学生社会生存和长远发展相统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既要满足人民生存的需求也要满足人民发展的需求。学生要生存,所以我们要传授给孩子一些知识和技能,让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学生要发展,所以我们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享受自己未来幸福的生活,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新时代知识的学习可以在人生的任何阶段,而道德品质、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的培养却不能错过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处理好教育和教学之间的关系,同时要从教育目标上帮助孩子分清何为“器”,何又是“道”,什么是近利,什么又是远谋。
课堂教学应该坚持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生成长规律相统一。
当前课堂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五花八门,智慧课堂、翻转课堂大张旗鼓,“议题式”教学、“主题式”学习后来居上……在我看来所有的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无非是在操作层面解决两个问题:学生“不想听”和“听不懂”的问题。究其原因,“不想听”是因为学生觉得老师的教学内容与自己毫无关系,“听不懂”是因为学生觉得教学内容难以理解。这要求我们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模式、采用哪种教学手段,必须在教学设计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和知识的重要载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化、人性化的加工整理,促使知识逻辑和学生思维逻辑相一致。
坚持教育的发展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相统一。
鲍老师在书中指出:中国现阶段的教育在功利主义和工具崇拜的双重推动下,其固有的价值正在流失,很大程度上变成了训练和培训——应试训练和就业培训。眼下教育的功利化、内卷化架空了“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在“唯分数”“唯升学”的导向下,教育教学实践过于偏重智育,忽视品德塑造和审美素养的提升,过分夸大分数的重要性,忽视分数背后的真正内涵,主管部门用分数评价学校,学校用分数评价教师,教师就用分数评价学生,层层传导,引发教育焦虑。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反思: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更注重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性功能。另一方面,当代教育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更注重教育的社会性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性功能与社会性功能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教育作用于个体也必然作用于社会,教育作用于社会又必然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实现。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性功能的冲突实质上根源于社会与个体的客观矛盾中,实现这两种功能的有机结合则是当代教育应有的追求与目标。
“圣人之言亦然,言有无之弊,又言非有非无之弊,又言去非有非无之弊,言之如引锯然,惟善圣者不留一言。” “君子不器”启示我们的教育应该立足人的长远发展、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统筹教育的基本功能。回到书名,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知识传授的前提是育人。从结果上看,好的教育就是要给人安装一套好的心灵系统,而不是只安装一套知识系统、一套技术系统,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阅读是一场感动自己的旅程,从《教育六问》到《好的教育》,鲍老师告诉我们:“当历史照进现实,其目的在于启迪未来,我们不断在历史与现实之间逡巡,寻寻觅觅,希望找到一个答案,让我们的孩子能拥有一个好的教育。”
(教研室宋本利供稿,郑湘萍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