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纸,一支支笔,一段段文字,笔墨达意,洋洋洒洒。这里有孩子最真挚的话语,这里有父母最殷切的期望……无论怎样的文字,在这儿都携带着一种无穷的能量,它的名字叫“爱”。让爱在耳畔流淌,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家校共育”。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
家校共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学生健康发展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意味着家庭和学校之间应建立一个有序、和谐的关系,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进步。
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中,家和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电影《奇迹男孩》中所描述的,小男孩奥吉天生脸部畸形,虽经历了27次手术,但他的面部仍然是惨不忍睹,因此他也只能在家里跟妈妈学习,直到五年级才正式步入校园。刚开始同学们大多排斥奥吉,不愿与“怪物”有交集。幸运的是,奥吉的老师和家人给予他足够的支持和关爱。奥吉也凭借自身的勇气使同学们对他有了改观,最终获得了校长颁发的奖章,成为大家眼中的奇迹。
由此可见,学生的进步是学生家庭和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家长应当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孩子养成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的习惯。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尽可能多地发现孩子的优势,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说学校是一个学习知识的主场,那么家庭则是学习者获取道德修养和行为引导的场所。因此家校共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孩子在心理上的成长,还可以使孩子能够更好地将家庭和学校所传播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成为良好的社会公民。
大家可知道《曾子杀猪》的故事,一次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闹着要跟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他,便告诉他:“你在家好好玩,等我回来把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很高兴,不再吵闹,但这话只是哄孩子说着玩的。当曾参准备杀猪时,妻子就说:“我只是为了让孩子安心的在家待着才这样说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却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值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父母。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不会再信任你。”可见良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相比家庭教育,学校的教育一样重要。唐伯虎是我国古代的著名画家,他在13岁时便到了当时的大画家沈周门下学画。有了名师指导,唐伯虎很快掌握了绘画的技巧。一次一位当地名士找沈周求画,因沈周没有时间便把重任交给了唐伯虎。唐伯虎花了一天时间作画,画出一幅山水图,沈周拍案叫绝。唐伯虎渐渐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对待老师的任务也越来越不认真。沈周也发现了唐伯虎的变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沈周思索了几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把唐伯虎邀请到家中,同他一起在自家书房吃饭,天气很热,却门窗紧闭,唐伯虎出了汗,并想打开窗户,却发现那窗户竟然是老师的画。他当即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深感惭愧,最终成了名垂青史的画家,
家校共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父母、老师和孩子三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探索自我。因此家校共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应当引起我们所有人的重视并发挥积极作用。
撰稿:八(4)班王悦然
主播:八(4)班鹿雨杨
指导老师:张 侦 许小平
审核:方 琳 李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