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3.2 【午间美闻】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信息来源: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  发布时间:2023-03-02  浏览次数:10

  有的人,用朴实告诉世界,最美的是奉献;有的人,用脚步告诉世界,初心不曾改变。也有的人,用信念告诉世界,梦想一定会实现。让我们一起走进榜样人物,读懂凝聚在他们身上的力量。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榜样人物”。

春秋战国,一个集刀光剑影与思想艺术于一体的时期。集体在瓦解,个人在凸显。

他,长剑佩腰,纵横中原,问天索地,踌躇满志;他,朝搴木兰,夕揽宿莽,奔波效劳,鞠躬尽瘁。然而,子兰谗言,郑袖惑内,艾萧太盛,椒兰甚少,骐骥不跃,美政弗行,举世皆醉,万民痛苦。勇气与理想尽灭,悲愤与绝望交加,他掩面长泣,衣襟浪浪。

落日染红汨罗江,他,一跃冲进万里涛。只把清高的节操留在世上,却让伟大的思想长存历史。他,就是今天的主角,战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是中国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可就是这么一个千古奇才,却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现在,来让我们走进历史,回顾屈原的伟大一生。

战国时期,秦国实力强劲,可以以一敌六国。当时楚秦争夺霸权,屈原很受楚王的器重,外交内政大事都交给他来处理。可是,后来屈原的主张受到了某人的反对,且运用小人之计谋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渐渐地就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志向抱负的屈原很是痛心,于是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下了《离骚》,《天问》等不少诗篇。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遣使臣去秦国议和。

屈原看穿了秦国的诡计,进宫陈述,想要让楚怀王行明政。没料到楚怀王不仅不听,甚至还把屈原逐出了都城。到了议和那一天,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囚禁了起来。三年后楚怀王死于秦国。不久后秦国又来攻打楚国,都城失守。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便自投到了汨罗江中。江边的村民得知他跳河后,纷纷来到江边,投入米饭,鸡蛋等到江中,不让鱼儿们伤害他的尸体。

以后,每逢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午。早在周朝,就有了“五月五,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也反映了人民对爱国诗人之敬佩之情。也可从中得知,屈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百姓们相信:爱国诗人是不会死的,爱国情是更不会死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他们都摇着龙船,到处去寻觅诗人。他的爱国精神,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生了根。无论如何,屈原以赤子之心走完一生。滔滔江水流,而他,不再孤独。五月初五,原是民间进行图腾祭祀的古老节日,两千年来百姓却为了他,演化成了专门纪念他的端午节。

主播:八(5)班  张一凡

指导老师:吴  昊  许小平

审核:陆  玲  李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