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部电影让你难以忘怀,总有一首歌曲让你循环播放,总有某个电影片段触动你的心弦,总有一段音乐勾起那尘封的记忆。一部电影承载一个时代,一曲终了余音绕梁。听一段影评感百态人生,听一首歌曲闻背后故事,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影音鉴赏”。
《流浪地球2》是一部由中国导演郭帆执导,基于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科幻电影。该片于2023年1月23日在中国上映,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我相信,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作为一部中国科幻电影,它在视觉效果、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水平,同时也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科技创新精神和身处危难之际的责任与担当。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片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视觉效果:震撼人心的宏大画面
《流浪地球2》的视觉效果可以说是该片最大的亮点之一。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高科技设备的运作和各种宏伟的场景,例如说太空电梯横跨天际,直穿云霄,镜头从构思创意到表现,都令人叹为观止,古有“嫦娥奔月”,今有太空天梯,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浪漫和想象力。随后的战斗机和叛乱的无人机空战,这些场景的设计和呈现都非常精细和逼真,让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未来的科技世界之中,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和热血。
二、故事情节:中国元素的淋漓尽现
文明之火燃了数万年,人类股骨愈合的痕迹存在数万年,人类需要精神,需要希望。在《流浪地球2》中我们会震撼于股骨愈合的历史,体会到属于中国的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团结一致坚定信心,不抛弃不放弃,是勇敢面对,是责任和担当,他有别于个人英雄主义,生动诠释中国人的精神和故事。正如一万五千年前那根断裂后又愈合的大腿肱骨,蕴含着在残酷的自然竞争中人类生存的希望,这些元素都为电影增添了一份特别的魅力和情感。
人物塑造:真实而可爱的人物形象
《流浪地球2》的人物塑造也是该片的一大亮点。刘培强不灭青春的温情浪漫、沉着专业;图恒宇焦灼于数字生命的父女情深、自我矛盾;还是一句“中国航天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让人感恩泪盈的责任与担当.都让观众在危机重重的末世中看到了人类的团结互助,看到了地球人在宇宙中的生机,看到了未来可期的希望。中国向来不缺乏为了集体大我而奉献个人小我之人,当人类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们的表现和互动让人们感到一种无比的感动和激励。奉献是刻在我们意识里的本能,是我们民族立身之脊梁。
价值观念:文化自信和科技创新
《流浪地球2》给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文化自信”,指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家国情怀这些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整部电影一直在以“全人类”的视角去讲述灾难,讲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正如片中的一句台词:“人类的勇气可以跨越时间,跨越每一个历史,跨越当下”,这种大爱的视角和格局,使“地球的故事”不再局限于地域,从而显示出广博的内涵。这是一次集体记忆的书写,是只有中国人才能写出的科幻故事。虽然画面是好莱坞式的视听盛宴,内核却是典型的中国宏观视角叙事。这就是东方智慧,是中国人的辩证哲学思维的体现。在整个危机应对中,塑造一种属于中国人的形象,完成一种属于中国人的故事表达,提出了一种属于中国的危机解决思路,释放一种属于中国人的大爱。总之,描绘一个有中国在场的人类命运解决方案、一个体现中国道路的人类未来。这不是中国在征服和凌驾于世界,这只是中国在团结世界,在谱写吻合我们理想的大同世界。
当550W最后一幕问到“人类能活下来吗”时,刘培强说出“希望”一词,现在的我们看向万里无云的天空,眼前正是光芒万丈,洒满华夏沃土,一句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正驶向美好的未来!
主播:八(10)班 葛 颂
指导老师:刘 锐 许小平
审核:李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