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3.14【午间美闻】家校共育,静待花开

信息来源: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  发布时间:2023-03-14  浏览次数:10

  一张张纸,一支支笔,一段段文字,笔墨达意,洋洋洒洒。这里有孩子最真挚的话语,这里有父母最殷切的期望……无论怎样的文字,在这儿都携带着一种无穷的能量,它的名字叫“爱”。让爱在耳畔流淌,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家校共育”。

少年是待开的花,家庭是酝酿花的土壤,校园是老师园丁用心培育的花圃,沐浴春风、雨露滋养,期待花开。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家庭教育为教育之源,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自我们在茫茫白雾下长大时,家就给了我们的依靠,给我们温暖。家庭教育是指引我们长大、发展的基石。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少年。张思莱: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每个家庭走出来的孩子,都传达出这个家庭的精神面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谐美满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核心。当我们褪去襁褓,长成少年,终将踏上负笈游学的漫漫征途。学校是我们进入社会、独自面对人生风雨的前哨站,是进入社会最后的历练场。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相伴我们走过最真诚、最纯洁的一段美好日子。

学校教育,为孩子提供系统、全面、有计划、有目标的知识体系的学习。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的内容更稳定。学校的教育内容由国家统一制定,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而家庭教育的内容通常随家长的意志而变化,相较学校教育而言较凌乱、不稳定。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的内容更科学。

教育的本质,是超越基因的自然取向,形成特有的精神价值。家庭教育应该与学校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我们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真正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学校和家庭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家校共育呢?

首先我们家校要合作需要沟通交流高德柏(Godbe)和克里斯滕森(Christenson2008年出版的关于家校合作的书籍中提到了8 “p”模型,他们认为有效的家校合作的开展需要具备8个要素。第一个“P”代表教育合作伙伴第二个“P”是行动计划。那么在第三个“P”中就代表主动而持续的沟通,它需要在家长和老师之间建立起主动而持续沟通渠道。由此就可以看出沟通的重要性了。

其次家校合作还需要家长、教师间互相尊重在有共同目标的基础之上,相互之间还要建立起平等的、尊重的氛围。这有助于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看到家长和教师各自的优势。教师的优势在于更了解不同阶段类型学生的特征;家长的优势是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特点、优势、软肋;懂得一些应付自己孩子的独特技巧。只有我们看到各自的优势,我们才更有可能在合作的过程当中去结合对方的优势来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

要知道,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合作也是为了屹立于繁华盛世新时代的少年健康成长,那就让我们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做一个于潮头持戟奔浪,于暗陬中只身向日月,始终心系国家,始终胸有宏志,始终清澈明朗,承先辈之精神,背中华之责任的青少年。

主播:八(7)班  徐薇洁

指导老师:廖丹丹 许小平

审核:方  琳 李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