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部电影让你难以忘怀,总有一首歌曲让你循环播放;总有某个电影片段触动你的心弦,总有一段音乐勾起那尘封的记忆。一部电影承载一个时代,一曲终了余音绕梁。听一段影评感百态人生,听一首歌曲闻背后故事,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影音鉴赏”。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有一批质量十分优秀的电影,《英雄坦克手》便是其中之一。
影片《英雄坦克手》的故事取材于志愿军1953年7月发起的第四次石岘洞北山战斗。战斗中,志愿军坦克2师4团2连的16辆坦克以直瞄火力准确射击敌军部署在346高地的坦克,以及美军前沿阵地的火力点。坦克2连摧毁美军地堡30多个、火炮5门,尤其是215号坦克,在和美军多辆M46重型坦克的较量中获得完胜,并击毁5辆敌车。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215号坦克“人民英雄坦克”的光荣称号,全体车组人员记集体特等功。
当时通往前沿阵地的主要桥梁和公路已被敌军破坏,指挥所又命令坦克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到。时间紧迫,困难重重。排长张勇决定坦克越山而过,并亲自指挥111号坦克先行。在他的带领下,驾驶员盛力标虽左腿负伤,但他坚持不下车,忍着伤口疼痛把坦克开上悬崖陡壁,新炮长杨德昌冒着生命危险,排除敌人投下的定时炸弹。最后,他们终于冲过敌人的重炮和飞机层层封锁的黑风口,按时赶到350高地。111号坦克到达前线后,为了使步兵能趁夜间天黑抢修工事,他们立即请求单车出击,但在开往发射地点途中遇雾迷失了方向,误入敌人公路,与敌坦克群遭遇。111号先发制人向敌坦克开炮,击毁了敌坦克。但当111号坦克撤出战斗时,被敌炮弹击中,掉入深坑。幸亏排长张勇急中生智,用马达声假装逃遁,迷惑了敌人,保全了坦克。111号经战士们一夜抢修,全部修复。坦克手们发现附近地形很好,于是,他们决定在此地伏击敌军。坦克埋伏的地方离敌人只有一千多米,随时都有被发现的危险。坦克手们以无比顽强的意志与酷热、干渴、疲劳做斗争。在这些英勇的坦克手面前,没有不能战胜的困难,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装填手王大钢为了掩护坦克,竟以自己的身体引开敌人的炮火,壮烈牺牲。当敌军坦克企图围歼111号时,新战士机电员柳萍在战友们的影响下,勇敢地冲向敌人,用手榴弹炸毁敌人坦克,使111号坦克能继续投入战斗,有力地配合了整个部队的反击,胜利地完成了伏击任务。
电影《英雄坦克手》111号坦克的原型即是志愿军装甲兵中的一辆编号为215的T34-85型坦克,215号坦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共击毁敌M26坦克5辆、击伤1辆、摧毁地堡26个、击毁敌迫击炮9门、坑道和指挥所各1个、汽车1辆,出色地完成了配合步兵的七次作战任务。为此,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215号坦克“人民英雄坦克”的光荣称号,全体乘员记集体特等功一次,车长杨阿如荣立一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陈文奎和师凤山记二等功一次,徐志强记三等功一次。
电影《英雄坦克手》体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2020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今天,当我们沐浴在幸福生活的阳光中,可不能忘记曾经为和平而战的先烈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奋斗!
本期主播:八(11)班 祁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