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苏轼《定风波》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千年的文脉在低声倾诉。它是庙堂之上人神相通的欢愉,它是宴席之上把酒言欢的雅致,它是歧路孤舟天涯游子的悲怆,它是月下花镜多情少女的忧伤,它是无数文人世俗之外灵魂的栖息处…它们是一缕缕不灭的曙光,让我们的文化拥有了一份别样的深情和韵致。在时空的流淌中,在文字和思想的碰撞中,诗歌至今仍然能感动着我们的心灵,点燃着我们的激情。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诗歌鉴赏”。
于闲暇时读宋词,偶得苏轼《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初读《定风波》,便觉此词大气磅礴,乐观豁达且语言诙谐,读来震撼的同时又会心一笑,觉得此等佳作,此等气魄,真乃东坡独有,于是忍不住细细研读。
词的开头小序,交代写作缘由: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好一个“余独不觉”!未带雨具,顶风迎雨却不慌不忙,缘何哉?!
这首词写在苏轼人生中的至暗时刻——逃过一死,被贬黄州之后。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反对王安石新法,被人捕风捉影在诗文里找到罪证定为 “诽谤朝廷”,深陷“乌台诗案”,最后流放黄州。黄州偏远穷苦,在这里,朝廷大名鼎鼎的苏轼沦为人人“敬而远之”的“犯官”,他此前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也被现实打击得消失殆尽。
人们常说,一个人在经历了非人的磨难之后,无非两种结果,要么打败挫折,要么被挫折打败。被挫折打败太容易了,比如屈原投江,比如陶潜归隐,比如柳宗元的郁郁寡欢,但苏轼,无疑是打败挫折的那一类,在黄州的窘困中,他赢了:
生活上,他躬耕于东坡,他研究出美味“东坡肉”,他动手建了“雪堂”,在简陋之处学会了诗意栖居。
精神上,他选择了和解,选择了豁达,为自己的心灵开辟了一条通达之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雨骤风狂,未带雨具,面对突然而至的风雨,诗人的态度是“莫听”“何妨”和”“徐行”,他在雨中缓慢行走,还吟着诗、吹着口哨,这种从容不迫,这种满不在乎,是苏东坡的特立独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着芒鞋,在风雨中行走,本是透着艰辛,词人却认为这比策马骑行更轻松自在。直面风雨,他直言无忧无惧。“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任”又何其潇洒传神!哪怕一生都在风雨中,那也顺其自然,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作者的内心是强大的,这份强大让读到它的人都为之心颤。
词的上片写自己在雨中吟啸徐行,陶醉到忘却现实。词的下片,“料峭春风”让他从陶醉中清醒,回归现实。“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春风微寒,山头斜照微暖,这既是在写景,更是在写人生。我们的人生不就是如此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惊喜。当我们对人生有了这种辩证的认识,就不会沉沦在悲苦和挫折中无法自拔,因为温暖和希望就在下一个转角。
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更是富含人生哲理的点睛之笔。归去之后,看曾经下雨的萧瑟之处,才发现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他在告诫自己也在告诫后人,顺境莫喜,逆境无忧,泰然处之,此乃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没有人天生豁达,生下来就能坦然面对风雨。所谓的豁达,不过是在人生风雨中学会了理解和坚强。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唯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挫折和苦难我们从不缺乏,而一遇到苦难就当起鸵鸟把头埋在沙地里和遇到困难后仍热爱生活,有坚定明确的人生追求的人,定然会有不同的人生。
感谢东坡先生,带给我们这篇让我们读之心头如洗尘的传世佳作,也希望我们能常读《定风波》,给自己以启迪和力量。
最后,我想用周深的歌曲《光亮》来结束我今天的分享。
本期主播:八(13)班龚宸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