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5.8【午间美闻】谈习惯

信息来源: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  发布时间:2023-05-08  浏览次数:10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个好的习惯成就着一种种别样的人生。在这里,一个个成长的故事温柔而坚定地铺展,让我们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悟,用行动去践行。欢迎走进“午间美闻”栏目之“养成教育”

我国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就有一个好习惯,幼时,学堂里的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朗读白居易的一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这本十分著名的书。回想到自己年幼时期也读过这首诗,可我就没有这种探索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记在脑海中的,不过也只是字词罢了,而幼小的沈括去却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正是因为他有这种探索的精神,他的学问才日益增长,正是因为他有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才能让他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再有,沈括在书中读到“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句话,觉得很奇怪,他决定进行实地考察。考察中,沈括发现了一种褐色液体,当地人叫它“石漆”,“石脂”,用它烧火做饭,点灯取暖,沈括弄清楚了这种液体的性质和作用,并为它新命名为“石油”。并推动百姓们使用。《梦溪笔记》中写道:鄜、延境内有石油……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甚皆黑……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沈括发现了石油,并且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是非常难得的。沈括发明的“石油”这个名词便一直沿用至今。

沈括的父亲沈周当过福建泉州、河南开封、江苏南京、四川成都的知府,使得沈括有机会随父亲走过全国许多地方,见识比限于一地一市的读书人要开阔得多。他读的也是四书五经,但他有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每到一地,很关注当地与自然科学相关的新鲜事,一遇到不懂的就要亲自探究,刨根问底。这期间还有一个故事:他随父亲居住在福建泉州时,就听说江西铅山县有一泓泉水不是甜的, 而是苦的,当地村民将苦泉放在锅中煎熬,苦泉熬干后就得到了黄灿灿的铜。他对这一传说很感兴趣,于是就不远千里来到铅山县,看到了村民“胆水炼铜”的过程,并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下来。这是我国有关“胆水炼铜”的最早记载,历史的发展证明他的记载是正确而可靠的。在铅山县有几道溪水不是清的,而是呈青绿色,味道是苦的,当地村民称为“胆水”,“胆水”就是硫酸铜溶液。村民将“胆水”放在铁锅中煎熬,就生成了“胆矾”。“胆矾” 就是硫酸铜,硫酸铜在铁锅中煎熬,与铁产生了化学反应,就析出了铜。正是因为他的种种探究精神才使得他越来越有成就。

沈括每到一个新地方就会了解当地相关的知识,去看风景,去体验自然,去探究,去实践,去刨根问底。我们这般少年应也有那样的精神,那样的习惯,那样的志趣。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也许低也许高,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我们不论现在成绩如何,都要不断超越现在,不断进取,成功的机会才更大。让我们一起加油,拥抱美好的明天。

本期主播:七(1)班  康陈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