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部电影让你难以忘怀,总有一首歌曲让你循环播放,总有某个电影片段触动你的心弦,总有一段音乐勾起那尘封的记忆。一部电影承载一个时代,一曲终了余音绕梁。听一段影评感百态人生,听一首歌曲闻背后故事,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影音鉴赏”。
何为好电影?有个答案,矢志不忘——“就算悲剧也能让人感受到希望”。一部电影,便是这句话的最佳解释——《海的尽头是草原》。
这部电影由尔冬升导演,于2022年9月份被搬上荧幕,讲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20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危机。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向中央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
电影中有一幕很打动我的心灵,在上海福利院里,一群孤儿正在狼吞虎咽地吃东西,身后的工作人员却眉头紧锁,心想:与其这样一趟趟把物资送往南方,不如直接把孩子接来内蒙古。开往远方的列车上,孩子们眼里是忐忑不安,是迷茫,如果导演没有细致地观察,是无法拍出这么引人入胜的细节的。这些小小的细节,一点一滴地将你带入电影之中,无法自拔
内蒙古究竟是什么样的?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想:也许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宽广辽阔吧。然而不然,草原气候的多变程度是大多数人难以想象的。从片场记录中不难窥见:几十个工作人员一起拉着摄影棚避免被风吹走、蔚蓝的天空和灰暗的雨云共存、冷风吹起的一瞬晴天便会变成雨天,随时随地穿上防护装备和防水鞋是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必修课。我心生疑惑:到底是怎样的作品才能让这些工作人员有如此强大的意志?
电影围绕着小女孩杜思桁展开,第一次来到蒙古,她与其他孩子一样,很不适应,甚至不合群,想逃离这里,但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哥哥无私的宠爱,父亲为救他舍身闯入沙尘暴中,甚至家里的一匹马都在面临危险时把杜思桁护在肚下。不是血亲,甚似血亲。
可是后来,她为了解开心中的心结,还是偷偷离开,于是便牵扯出哥哥那木汗为救他而离世的故事。这是影片最精彩的部分,全片升华之处,攒了一个多小时的劲儿,在那一刻被导演突然轻轻抖落了,观众累积起来的情绪瞬间爆发。就算我走出影院,那场戏的画面和情感也会如潮水般涌进心头,一遍遍让我感到心痛和难受。试想,一个和你毫无血缘关系的人,为了你舍弃自己的生命,那是草原人民无私的爱啊。电影虽然讲的是一段遥远的往事,传达的却是任何时代、所有人都感同身受的——爱。
尔冬升导演没有神化萨仁娜一家人,而是近乎平铺直叙的拍摄,然而细腻的情义便从中流淌出来,我们看到了一种伟大的情怀,那是无数的草原人民不求回报的爱,这是一段由真实的历史“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改编,无不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历史终究在草原开出了耀眼的花,岁月细水长流,演绎出一段凡人的史诗,让人重温那段历史的同时也感到温暖的力量。
海的尽头是草原,艰难的尽头是大爱。在中国最艰难的一段岁月里,草原人民无私地接纳孤儿,用一生去守护,去照顾。细水长流,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这部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里,我感受到的,是困苦恶劣也无法打败的人性之光和人情之间温暖。这份伟大的爱,不被血缘、地域、年龄、时间所限制,这份中华民族独数的浪漫与大爱,渐渐向着苍茫走去,这份爱即使跨越六十年的时空,隔着影院里的大银幕,也足以感动观影中的我们。
爱让故事中的主角,让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走了那么远。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爱的辽阔,跨越山海。海的尽头,则是草原。
本期制作:七(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