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纸,一支支笔,一段段文字,笔墨达意,洋洋洒洒。这里有孩子最真挚的话语,这里有父母最殷切的期望……无论怎样的文字,在这儿都携带着一种无穷的能量,它的名字叫“爱”。让爱在耳畔流淌,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家校共育”。
海伦凯勒是美国最著名的盲人女作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在其19个月大的时候,因为一场大病,导致其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名副其实的残疾人,然而其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通过惊人的毅力和独特的天赋,硬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为人类谱写了不屈不挠、努力抗争的伟大精神力量,成为众多残疾人甚至普通人的励志典范。
在海伦凯勒成为著名作家之前,一位老师的到来,她的人生才真正发生转折。在她小时候,她的家人因为海伦凯勒的病一直对她十分容忍,导致海伦凯勒小时性格极其暴躁。当每次别人理解不了她的意思是时,她都大发脾气,无法交流的绝望感让她疯狂地踢打哭闹。1887年3月,安妮.沙莉文老师来到海伦家,这一天成为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刚开始,海伦对沙莉文老师也是同样的嚣张跋扈,经常对老师大打出手,但也因此让沙莉文老师更加坚定了要让海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信念。
两周后的一天,当海伦伸手浸在清凉的流水中,沙莉文抓住她的手,在她湿淋淋的掌心中拼写“水”。海伦挣扎着要抽回手,沙莉文紧握不放一次又一次的在她手中写着“水”。突然,海伦停住挣扎,屏住呼吸,全神贯注的体悟着手心中的拼写,“水”从她的掌心输入到脑海,烙印于心。那一瞬间,她的脸上闪耀出顿悟的光辉。原来每种东西都是有名字的!
海伦凯勒曾说:“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海伦凯勒的成长之路,因为有了沙莉文老师的教导,才有了人生的转折。虽然海伦的父母对她的宠溺让她差点无法找到光明,但好在沙莉文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才让海伦重获新生。这也恰恰说明了我们的父母和老师要共同努力,而不能让老师或家长单方面出力,这恰恰违反了家校共育的原则。
古往今来,种种育人故事在我们身边流传,修身养性,成为国之栋梁和人才的根本。家庭教育的基础打牢之后,学生才会更加优秀。我的老师告诉我们:“每一个优秀的学生背后,都有一个奋力托起他的父母。”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缺一不可的,只有两方共同努力,才能创造我们更好的未来。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促进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同时也能丰富教育的内涵,提高老师和家长的素质,让学生成长在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才是家校共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