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6.21【午间美闻】听风入夏,粽叶幽香

信息来源: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  发布时间:2023-06-21  浏览次数:10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千年的文脉在低声倾诉。它是庙堂之上人神相通的欢愉,它是宴席之上把酒言欢的雅致,它是歧路孤舟天涯游子的悲怆,它是月下花镜多情少女的忧伤,它是无数文人世俗之外灵魂的栖息处……它们是一缕缕不灭的曙光,让我们的文化拥有了一份别样的深情和韵致。在时空的流淌中,在文字和思想的碰撞中,诗歌至今仍然能感动着我们的心灵,点燃着我们的激情。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诗歌鉴赏”。

一岁一端午,一粽一相思。五月五其后承载的,是欢聚?是怅然?是龙舟渡?是粽叶香?不,那,是流入端午的情怀。

或许在诗词中,处处诠释着你我心中的答案。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出自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诗的开头即是初夏明丽之景,银亮池塘,朱红栏杆倒映于淡黄水波中,团团荷叶托起清芬荷花,“银”“朱”“麹尘”晕染出夏的色彩。而后又笔锋一转,“兰条荐浴,菖花酿酒”,仅八字就再现了大家用兰叶沐浴的场景与菖蒲酒香,整首诗的节日氛围也越来越浓。那时苏轼正与黄州太守徐君猷共度端午,当地政治清平,安居乐业,所以也使整首诗十分轻松。“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认为端午佳节是美酒与歌舞,也就是众人真心相聚,把酒言欢。苏轼的端午清新而活泼,良辰仲夏,他不负此时此景。

若言端午,怎能少粽?欧阳修写道:“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榴花正开的季节,熟悉又遥远的五色丝扎起端午粽,元代舒頔的“细缠五色臂丝长”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端午节的情致也就在一粽一线中漾开,那粽叶再厚也裹不住思念,五彩绳再长也缠不住童年。

可这粽子,吃的不仅是端午中的夏日与情趣,更是一种民族记忆。“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只有他——屈原,活成了一个节日,让我们过了两千年,他在汨罗江航越千年,却从未游出中国人的心田。宋代诗人陈与义放声吟着《楚辞》,那时南宋偏安江南,金兵作乱使得陈与义流落到湖南,恰逢端午,又让诗中多了一分感叹。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为谁的问句,唤起了我的灵魂。唐代诗僧文秀写此诗时,也定然唤起了他的民族记忆,眼前浮现出屈原缓步走向江边,他已亭亭,无忧亦无惧。文天祥在《端午即事》中写道:“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文天祥遭人诬陷,孤身一人,又暮年沧桑,仍以屈原为榜样。就是那一个爱国忠魂,在静寂长空中一跃而下,扬起的水珠,从我眸底滑落。

忽而今夏,心中存诗意,历史落尘埃,端午情怀与风骨已在神州之间传承。

愿你我皆安,不止端午,不止今夏!

本期主播:七(7)班 杨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