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守法之道,护美好生活(宋本利老师)

信息来源: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  发布时间:2023-11-27  浏览次数:10


同学们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明守法之道,护美好生活”。

 刚才升旗仪式的时候我注意到同学们做得很好,面对国旗大家庄严肃穆,有的在行注目礼,有的在行少先队队礼。你们知道吗?就在刚刚这几分钟里,同学们已经自觉履行了作为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因为我国宪法第4章第141条规定:“我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我国国旗法第4条规定:“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第14条规定:“举行升旗仪式时,应当奏唱国歌。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在场人员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行注目礼或者按照规定要求敬礼,不得有损害国旗尊严的行为。”

 暖阳待雪,新冬已至。冬天是个美好的季节,阳光虽然斑驳但能温暖人心,万物虽然静寂却在沉淀来年的希望,现世安稳,离不开党和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岁月静好,离不开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宪法。

 在场八九年级的同学应该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你刚一出生,虽然对这个世界还很陌生,但是从那一刻起,宪法就赋予你独立的人格权,你可以拥有自己的名字,也拥有被父母抚养的权利;当你慢慢长大,背着书包走进校园的时候,你可以在校园里认真听课,安心学习,因为宪法规定了每个公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当你走向社会,为了你的梦想,在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的时候,此时宪法也将为你保驾护航,因为宪法保护每个公民劳动的权利……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法因时而立,因时而进。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97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

 正所谓“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202161日正式实施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合法权益,规定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政府、网络等各个方面应当承担的责任。很多同学觉得“课外作业多,压力大”,新修订的《未保法》规定在家庭保护方面,要求监护人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等。针对当下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校园欺凌”现象 新修订的《未保法》明确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充分利用主题班会、法治宣讲等方式让同学们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而关于“沉迷网络”新修订的《未保法》要求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对同学们网上游戏的时间和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指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另外,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还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反家庭暴力法、 劳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食品安全法……

 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维护宪法权威需要我们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当你在课堂上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时你就是用自己的表现在遵守宪法规定;当你看到有同学破坏公物上前阻止的时候你就是用自己的言行在维护宪法权威;当你在上网时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你就在用自己的行动弘扬宪法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法治是为了人民,要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我国的宪法饱含14亿中国人民的意愿,承载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粹,凝聚着华夏儿女的劳动与智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也为我们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希望我们同学们不仅要成为宪法的受益者,还要逐渐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