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千年的文脉在低声倾诉。它是庙堂之上人神相通的欢愉,它是宴席之上把酒言欢的雅致,它是歧路孤舟天涯游子的悲怆,它是月下花镜多情少女的忧伤,它是无数文人世俗之外灵魂的栖息处……它们是一缕缕不灭的曙光,让我们的文化拥有了一份别样的深情和韵致。在时空的流淌中,在文字和思想的碰撞中,诗歌至今仍然能感动着我们的心灵,点燃着我们的激情。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诗歌鉴赏”。
辛弃疾是南宋的大词人,他的词作豪放激昂。他不只是词人,更是一名爱国武将,积极主动抗金北伐,辛弃疾21岁时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20年。
淳熙十五年,辛弃疾在一次会面上讨论了抗金的重大事务,辛弃疾为了表达对陈同甫的深厚友情和万分敬仰,大笔一挥,写下了这首豪放壮美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初读此词,磅礴的气势便呼之欲出。之所以称为“壮词”,是因为这是一首自抒英雄情怀并激励友人的词作,写得壮美。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开头一个“醉”字将人带入迷迷蒙蒙的醉酒视角,紧接着又将人的思绪拉角声连天的军营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描述了士兵们分吃牛肉的情景,那雄壮悲凉的军歌则将画面抹匀。“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指熟牛肉。渲染了战斗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沙场秋点兵”点明了时间是肃杀的深秋。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卢”指古代烈性的名马。三国时期的刘备所乘的马就叫的卢。“霹雳”指惊雷。将马比作的卢,将弓弦比作惊雷,渲染了紧张激烈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冲锋陷阵的渴望。“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此时诗人的情感愈加激烈,达到了最高点。心愿了却,凯旋而归,将诗人的兴奋与壮志已了的豪放推向高潮。可紧接着的一句“可怜白发生。”又将心情压入谷底:可惜,我已满头白发!诗人从幻想跌入现实,这既是对岁月易逝的悲叹,也是对统治者重用奸佞的愤慨,更是对友人陈同甫的激励。
整首词通过写军中的士兵的生活和激烈的战斗,将诗人的拳拳爱国之心展现得淋漓尽致。不然喝得醉醺醺的辛弃疾怎么还会挑着灯细看手中的宝剑,心心念念着军营呢?
陈同甫与辛弃疾有着共同的政治理念和军事抱负,引起了共鸣。这首气势磅礴的词是情感上的一种寄托与支持,给予陈同甫以勉励。
纵观历史画卷,爱国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亦是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些诗句尽数不同,却始终鲜艳而悲壮。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则在爱国画卷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主播:九(4)班 居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