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一院士
有的人,用朴实告诉世界,最美的是奉献;有的人,用脚步告诉世界,初心不曾改变;也有的人,用信念告诉世界,梦想定会实现。让我们一起走进榜样人物,读懂凝聚在他们身上的力量。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榜样人物” 。
“感动中国”栏目曾这样评价他:“喝一口烧不开的水,咽一口化不开的糌粑,封存舍不下的亲情,是因为心里有放不下的梦。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了一条路,开辟了一条路。”他就是“七一勋章”的获得者——吴天一院士。
“青藏高原是我生命的根,青藏高原是我科学的根,所以我毅然留在青藏高原。”80多岁高龄的吴天一带着心脏起搏器仍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开展科研工作。
20世纪50年代末,吴天一院士和他的妻子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到高原建设青海。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建设大军来到高原建设青海,但高原反应影响了这些建设者,许多建设工人因心悸、胸闷、呼吸困难,不得不提前撤离,医生面对这种情况也束手无策,对于21岁的吴天一来说,这是一个挑战,他决定深入研究。
吴天一第一次接触的病人是一名退伍志愿军,这名战士曾在战场上与吴天一并肩作战,现在却因缺氧严重呼吸困难,痛苦不堪,医生们对于这种病例也没有一个好的治疗方法,经过两天两夜的治疗,也没能拿出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战士只能越病越重,最后在弥留之际,他不甘心的对吴天一说:“在朝鲜,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大炮没把我打倒,在这个地方,却被这种怪病击败,还不如死在战场上。”吴天一深感无力,无法帮助,这位战友让他产生了巨大的自责感和无力感,他决定探究高原反应的根本原因。
1979年至1992年,吴天一历时十余载,对覆盖十万人的高原病进行大调查,每到一个乡镇牧村,他都会问哪里海拔最高,在他看来,高原医学研究必须要去最高、最偏远的地方,不落下一户一人,才能准确掌握疾病分布和患病规律。在进行高原病普查的时候,他骑着马,赶着驮满仪器的牦牛,饿了吃牧民的青稞糌粑或者自带的干粮,晚上和牧民一起睡在零度以下的帐篷里,借着酥油灯的微光,整理数据资料。——这也是吴天一高原医学研究的真实写照。
投身高原医学研究五十多年,他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了藏族群众上万人。如今八十高龄的吴天一仍然坚守在青藏高原之上,守护着高原人民的健康。同时,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支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例防治和急救措施,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高原生命的保护神” 。
世界屋脊上,这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带着医学团队,常年跋涉在离蓝天、离白云最近的天路上。五十多年来,他推动我国高原医学从有到无,由弱变强,在漫长艰辛的奋斗历程中,履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的名字,深深刻烙在青藏各族人民心中。
吴天一院士曾说:“一个选择走一生” ,他的选择是坚守初心,无怨无悔!
主播:九(5)班 吴一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