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15【午间美闻】厚重的历史之龙门石窟

信息来源: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  发布时间:2024-04-15  浏览次数:10


大千世界,是一个富有无限可能的广袤领域,它包罗万象。汹涌的大海,蒸腾的山峦,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这些都是大千世界的壮丽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个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它们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构成了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总有一些人或事物在这个世界中引起我们的兴趣和注意,他们或美丽或神秘,或古老或新颖,让我们无法忽视它们的存在。欢迎大家收听午间美闻之“大千世界”。

无论身处何地的人们,都会知道,在那个见证了无数王朝更迭、历史变迁的奇妙土地——洛阳,有一个同样流芳百世、傲众生的庞大建筑群体坐落于此,它就是——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十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造像最多,现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

  它浅笑却不语,淡漠却不离,规模之宏大,气势之磅礴,技艺之莫测,无不体现中华族追求完美的审美意识、杰出的艺术创造力和那深沉而厚重的历史文化。

  峥嵘两门山,共挹一水秀。初见时,龙门石窟前的伊河汩汩流淌,大浪淘金,不知洗涤了多少轮明月,不知慰藉了多少游子的心。为何伊水满是泥沙?因为它是黄河的支流;因为它对这个石窟爱得深沉;因为,它淘尽了多少绵延的岁月与无尽的历史……    阳光像朵花似的,绒绒的,开在这庄严的大地上。万条垂下绿丝绦,三月春柳似剪刀。抬眼仰望,满树绿葱般的剪子,撞破了桃花与晚霞的相恋,剪开了水杉玫瑰般的层层叠峦,晃漾了天空波澜不惊的如洗,刹那间,艳歌碧影,令万物为之倾倒。一切,又因柳絮的纷飞而草草收场。

我凝望着最初的凝望,伴华夏悠悠千年。你怎知,千年前是否有另一个人,站在同样的位置,产生这同样的悠思,做着同样的事情——仰望历史的天空。

尽管龙门石窟周身遍布了充满现代气息的事物,像单纯洁净的兔子落入贪婪无知的诱捕。它却裹着一股力量,把往昔的大门一扇一扇撞开,让你不由自主跟着它跌进去,跌进去,心绪婉转,九曲回肠·····……

来到万佛洞,洞内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每尊佛只有四厘米高。它们仿佛有了灵魂,破壁而出,冲天起舞。

宾阳北洞,有一座有趣的佛像——“剪刀手”佛像,呆萌又顽皮,笑得花枝乱颤,云蒸霞蔚,顾盼生姿,连衣褶薄襞都流泻得像音乐一般。跌跌撞撞间,一尊高17.14米的佛像映入眼帘。是了,卢舍那大佛,那便是了!据说,这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那,武则天该多美啊: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发纹,似云鬓般妩媚。一似美人春睡起,绛唇翠袖舞东风,她的双眉弯如新月,令人魂牵梦萦般沉醉。她拈花微笑,唇角若有若无地勾起。是月亮莅临人间了吗?那微笑,怎么这般纯粹!是碧落拥抱了晚霞吗?那微笑,怎么这般满足!是小孩偷吃了糖果吗?那微笑,怎么这般慌乱!是白娘子和许仙有份无缘吗?那微笑,怎么这般忧郁!

卢舍那不愧是东方蒙娜丽莎,笑容永恒神秘,熨贴人心。

最后,自然是那一双微微凝视下方的秀目,无论你站在那个角度,她都无所不在地看着你,看着伊阙变化的四季,看着伊水流动的波光,也看着人间往来的过客。那目光看破红尘,淡漠又祥和,睥睨于芸芸众生而不失悲悯。

俯瞰人世白日喧嚣,普度众生,心无旁骛,世事无常,白云苍狗,而断臂残损的大佛却不为所动。看我一眼,还你千年,相好希有,鸿颜无匹,大慈大悲,庄严虔敬。这日复一日的凝眸,已经持续了1300多年。这些年,她被战火纷扰过,被粗鲁之人侵犯过,被外来者盗窃过,是什么,支撑着她辗转至今?也许,是岁月。

以人类的几大文明为背景,一代代的佛像都在石窟里,深刻而又通俗地端庄着,微笑着,快乐着,行动着,苦涩着,牺牲着,这一切都与中国历史接通了血脉。众生立于佛前,顿感自身渺小!

昼夜不息的伊河,从伊阙山间川流而过,穿越着一扇文明之门,于波光间写下历史的无尽沧桑,夹岸屹立的龙门石窟,浓缩着时间的无尽绵延,承载着空间的厚重深沉,连接着记忆的前世今生。当我们触摸到人类承接的源头时,我们懂得了历史的另一个名字,叫厚重。我们唯有尊重和敬畏!

云在青天水在瓶。午后的阳光,泼泼洒洒,一艘小船,从时光里,悠然撑过。世事浮云,终归入冥冥,可是,我们依旧无法忘却,曾有一个文明在心头闪耀……

主播:七(4)班徐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