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千年的文脉在低声倾诉。它是庙堂之上人神相通的欢愉,它是宴席之上把酒言欢的雅致,它是歧路孤舟天涯游子的悲怆,它是月下花镜多情少女的忧伤,它是无数文人世俗之外灵魂的栖息处……它们是一缕缕不灭的曙光,让我们的文化拥有了一份别样的深情和韵致。在时空的流淌中,在文字和思想的碰撞中,诗歌至今仍然能感动着我们的心灵,点燃着我们的激情。欢迎走进“午间美文”之“诗歌鉴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是苏轼经历的人生当中最剧烈的一场风波,被异己网织“文字罪,毁誉诽谤,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三年后写下的。苏轼在《定风波》的小序中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交代了作词的缘起。苏轼和好友去沙湖看新买的农田,途中下起了大雨,而带雨具的人又先离开,同行人都觉得很狼狈,而苏轼不觉得。过一会天晴了,就创作了这首词。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描写了苏轼对逆境的处理方式,“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高声吟咏长啸,一边从容前行。”这里可以感受到苏轼是一个心态很好的行动派,他明白这场大雨是不可避免的,与其陷入苦恼,倒不如选择坦然接纳,并积极面对。在生活中,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妨像苏轼一样做自己的思想导师,与其抱怨不如直面并调整心态轻装上阵,在发展自我中找到乐趣。
第二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描绘了苏轼面对逆境时乐观的心态。“竹杖和草鞋轻捷的胜过骑马,怕什么?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完我的一生。”当自己拥有平静的心态时,无论遇到怎样的情境,都能从中发现好的一面,并且鼓励自己不惧怕眼前的风雨。甚至面对平生的风雨,仅凭“一蓑”就可以自在穿行。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妨学习苏轼多勉励自己:别怕,我可以!并看到其积极的一面。
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描绘了一个有趣的画面:微寒的春风将作者的酒意吹醒,感到微微冷意;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又感到些些暖意。这个画面也展现了一定的哲理: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所以无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充满希望,相信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
最后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苏轼的人生思考和自我升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苏轼回首反观自己的遭遇,以无所畏惧的勇气坦然接受一切,并泰然处之。这是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也是很难达到的,但是我们可以在内心深处埋下一颗思想的种子,并用未来的人生和正能量去不断的浇灌它,相信它总有一天会发芽。
苏轼的《定风波》不仅是对自然风雨的描绘,更是对人生风雨的深刻反思。整首词即景生情,作者借用风和雨来象征自己在现实中遇到的困难,面对风雨,作者认为与其备受煎熬,倒不如坦然接纳、发现有利之处并积极行动,通过自我勉励并产生对任何困难无所畏惧的正能量。我们深知,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顺境,也有逆境,我们可以把顺境看成一种鼓励,把逆境看成一种磨练。它们都是人生中有价值的一部分。“一蓑烟雨任平生”,愿我们带着苏轼赠与的乐观和豁达,勇敢追梦,不负韶华!
本期主播:七(4)班 汪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