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5【午间美闻】只此青绿

信息来源: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  发布时间:2024-10-25  浏览次数:10


  总有一部电影让你难以忘怀,总有一首歌曲让你循环播放,总有某个电影片段触动你的心弦,总有一段音乐勾起那尘封的记忆。一部电影承载一个时代,一曲终了余音绕梁。听一段影评感百态人生,听一首歌曲闻背后故事,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影音鉴赏”。

 “只此青绿,执此一生,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限。”

你的故事曾经在那些泛黄的、记载历史的书卷里被埋没了许久,却随着一幅长卷山水作的出现,重新回到人间。

灯光渐起,一位现代故宫文物工作者《千里江山图》即将展出之际,在书桌上小心翼翼地将画作打开,仔细欣赏。一切从此开始,你透过满山青绿看向他,他透过卷轴看向画卷背后的人们。

  唱丝,听雨,寻石,习笔,青绿,淬墨。当展卷人深深望着少年希孟,那种眼神,是一种敬仰,一种崇拜,一种爱惜,一种怜悯,一种探究,一种疑惑,一种惆怅。一幅《千里江山图》,融合了篆刻人、织绢人、磨石人、制墨人、制笔人以及希孟,所有人的努力,才终于有了一句“此画与天地众人共绘,往来者只见青绿足矣。”然而就是这众人共同心血所造就的巨作,却也曾在问世之初屡屡碰壁。一副几乎耗费了全部心血的巨作,不被了解,无法问世,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热爱和歌颂全都付给了虚无。惆怅、叹息、无奈、绝望、生不逢时……但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坚持着自己对祖国壮丽河山的一腔热爱! 低头伏案,沾色疾行。少年的意气风发,少年的潇洒自在,少年的无忧无虑,少年的肆意之行,最终却是颜色已尽、毛笔已乱。18岁的少年希孟也走向了生命的尽头。一幅《千里江山图》,就这样耗尽了希孟全部的心血。少年,如果知道十八岁便是终点,你还会为了这卷丹青燃尽生命吗?与其说那个少年天才像传说中的那样遁入了画中,不如说,他将自己的灵魂赋予了这幅流芳千古的《千里江山图》。

影片的最后,他和考古研究人员隔着那玻璃展柜的长卷互相行礼。

 “谢谢你,让我看到这千古名画。”

 “谢谢你,让我看到这万里江山。”

  这部影片,是跨越时空的对话,是跨越时空的知己相逢。生时却无伯乐时,死后终有伯牙在。我们学会的不只是传承,而是学会先去感激,去感恩,去感谢那些文化的创造者。是他们,我们才得以有如此灿烂盛大的文化,还有那泱泱华夏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才有我们共同的民族精神,共同的民族之魂。

  正如画家陈丹青所说:“在《千里江山图》中,我分明看见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正好十八岁,长几岁、小几岁,就不会有千里江山图。”何为青绿?取颜色之名,见青山妩媚,塑山石之形,见四季流转,感众生之痴,见明月丹心,是少年风骨,是江山气魄。

  青绿千载,只此一人。

主播:九(5)班 杨子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