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2【午间美闻】迟到二十年的家书

信息来源: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  发布时间:2024-11-12  浏览次数:10

一张张纸,一支支笔,一段段文字,笔墨达意,洋洋洒洒。这里有孩子最真挚的话语,这里有父母最殷切的期望……无论怎样的文字,在这儿都携带着一种无穷的能量,它的名字叫“爱”。让爱在耳畔流淌,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家校共育”。

抗日英雄赵一曼于19368月被捕就义,顶过了日军所有酷刑,最终为民族解放献出最宝贵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给自己亲爱的儿子留下了一封家书,而这封弥足珍贵的家书,却整整迟到了二十余年。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信中的宁儿是赵一曼儿子的小名。赵一曼,原名李坤泰,21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进行抗战,她只得将还在襁褓中的幼子留下,此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临行前,母子二人留下了一张仅存的合影。

由于被捕后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赵一曼牺牲后,遗书并没有交到孩子手里,而是被日伪滨江省警务厅用日文记录下来放到了档案中。1950年,赵一曼的故事被拍成电影轰动全国,赵一曼的儿子也观看了电影。但是,他哪里想得到荧幕上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就是他们朝思暮想的母亲。1952年秋天,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来到哈尔滨查阅日伪档案,为审讯日本战犯收集罪证。无意之中,他们发现了一份密档详细记载了抗日女英雄赵一曼被害的经过。在这份报告中,有一张泛黄的照片,摄于赵一曼在日伪医院治疗期间。与抱孩子的照片一对比,一切都真相大白了,这就是李坤泰本人。

1957年,当原东北抗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到赵一曼的家乡四川宜宾进行烈士身份核实时,宁儿才第一次知道了母亲的身份,他赶往东北,在烈士纪念馆,他用笔记下了收录在日军档案里的母亲写给自己的遗书。抄完后,用钢笔在自己的手上刺了“赵一曼”三个字,直到他去世时,那三个字仍然留在他的手上。这三个字不仅留在了宁儿的手上,也永远铭记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里。

主播:九(8)班  程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