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诸葛亮之《诫子书》
一张张纸,一支支笔,一段段文字,笔墨达意,洋洋洒洒。这里有孩子们最真挚的话语,这里有父母最殷切的期望……无论怎样的文字,在这儿都携带一种无穷的能量,它的名字叫“爱”。让爱在耳畔流淌,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千古奇文:诸葛亮《诫子书》。
《诫子书》相信大家都学过这篇文言文,这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书,或许当下在大家看来这只是一篇课文,但对于诸葛亮儿子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封信,这是一篇充满了智慧之语的家训,更是让后人修身励志的必读名篇。今日看来,这依然是一篇千古奇文,让人常读常新。大家只觉得这里面都是一些平时听腻了的话,但谁又能注意到这封家书,所蕴含着的,是诸葛亮作为一名父亲那心中望子成龙的念想与期望。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在信里,诸葛亮不再是世人眼中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而是我们身边最最普通的一位父亲。
我们的父母不也是一样的吗?他们心中也有近乎无限的希望,只是他们不会表达,只能把心中的千言万语变成嘴上的那几句潦草的话语。即使你不愿意去听,他们也愿意跟你去讲。老师也是一样。老师和父母都是我们身边相处时间最多的人,他们心中怎么不会希望我们好呢,他们就像一座座灯塔,引领我们向前,让我们可以走正道,只是我们想得太多误会他们。我们的一个小小的举动,或一句温暖的话语,或一个大大的拥抱,或是一杯平平无奇的温水。都是我们对他们的回礼。
一篇《戒子书》仅仅86个字短小精悍,字字珠玑,笔力千钧,直击人心。第一层从正面教育后人要做有德之人。第二层是告诫后人要做有才之人。第三层从反面奉劝后人,时不我待,如果不热爱生命,不珍惜光阴,就难以立志成才,无法奉献社会,势必导致老来让人生空留遗憾。这是我们一生做人的基础,值得我们所有人一生去学习。愿你我以此为榜样,宁静、致远,戒躁、惜时,与君共勉。
主播:九(13)班吴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