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封信,一行行字,一页页心声,墨香凝爱,字字句句。其间有孩子悄悄藏起的感恩,像春日初绽的花苞般羞涩而动人;其间更有父母默默写下的思念和爱意,似夜空恒定的星光般坚定又明亮……任那信纸如何折迭、字迹怎样各异,所承载的皆是深沉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午间美闻”之“家校共育”。
今天我们要一同走进《傅雷家书》,感受其中一封家书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傅雷家书》是著名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的书信集,这里面凝聚着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和人生的诸多智慧。
其中有这样一封家书这样写道:“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从这封家书的开头,我们就能深刻地感受到傅雷对儿子那深切且浓烈的思念之情。一句“没一天不想着你”,简单直接地把一位父亲心底的牵挂和眷恋都袒露出来了。这种真挚的感情,就像醇厚的美酒,越品味越能体会到它的浓烈,这是父子间最纯粹的亲情。
在家书中,傅雷还写到了自己“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这样细致入微的描写,生动地呈现出儿子离开后,他对儿子在心中的牵挂、担忧和想念,感染力特别强,让我们仿佛就处在傅雷当时的情境里,能真切地体会到他的心情。
傅雷深厚的文学素养在家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文中把自己对傅聪的思念和文学作品里克利斯朵夫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做类比,“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这样的类比,不仅让书信充满了文学韵味,而且更加形象地把傅雷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展示在我们面前,体现了文学手法在表达感情时的独特魅力。
还有,傅雷对傅聪二三岁到六七岁间小故事的回忆,满满的都是深沉的父爱。这些回忆,是父亲对儿子成长过程的珍视和铭记。每一个故事都是父子感情的纽带,它们串起了傅聪的童年,也编织出了傅雷心中那份细腻而绵长的父爱。
《傅雷家书》这部充满深情和智慧的书信集,对我们后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而这一封家书,无疑是其中一颗闪耀着情感光芒的明珠。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今天关于《傅雷家书》的分享就要接近尾声了。在这封家书中,傅雷先生对儿子那份炽热纯粹的爱如潺潺溪流,润泽心田。希望这份深沉的父爱,能化作丝丝暖光,陪伴同学们在生活的道路上,更懂得珍惜亲情,珍视家人间那些平凡却珍贵的点滴。此刻,愿我们带着这份感动与体悟,奔赴生活的下一场美好相遇,怀揣温暖,拥抱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