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用朴实告诉世界,最美的是奉献;有的人,用脚步告诉世界,初心不曾改变;也有的人,用信念告诉世界,梦想定会实现。让我们一起走进榜样人物,读懂凝聚在他们身上的力量。欢迎走进“午间美闻”之“榜样人物”。
今天,我要讲述的这位榜样人物,正是一位用汗水和努力书写传奇的少女——全红婵。
2007年,全红婵出生在广东省湛江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工人,母亲是清洁工,全家七口人挤在简陋的出租屋里。7岁那年,她在体校选拔中脱颖而出,却只带着一个枕头和几件换洗衣物,踏上了跳水追梦之路。训练场上,她每天清晨5点便开始压腿、跳水,直到深夜11点还在反复打磨动作。有记者曾拍到她因思念母亲躲在被窝哭泣,但第二天又咬着牙完成1080度转体训练。正是这份“水花消失术”背后的执着,让她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以466.20分打破世界纪录,用教科书般的跳水征服了世界。
但冠军之路从无坦途。2021年后,身体发育带来的状态波动、新秀的强势崛起,让这个14岁的小将陷入低谷。可她就像水中的精灵,将每一次跌倒都化作跃起的力量:调整技术动作、与教练团队彻夜复盘、用心理学书籍缓解焦虑。2024年巴黎奥运会,17岁的全红婵以更加成熟和稳健的姿态回归,每一次跳跃都精准无误,每一次入水都几乎无声无息,最终以“零失误”的完美表现蝉联冠军,赢得了全场的惊叹与掌声。入水时激起的涟漪仿佛在诉说:“那些熬过的夜、流过的汗,终将化作星光”。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她,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她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中国跳水队的骄傲。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奥运冠军始终心怀感恩。她把金牌拍卖所得用于资助家乡贫困学生,把省下来的生活费寄给父母。在华南农业大学开学演讲时,她对学弟学妹说:“梦想从不看起点,只看脚步是否坚定。你们现在吃的苦,都会变成未来吃过的糖”。
同学们,全红婵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所谓奇迹,不过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重复到极致。当你们为作业熬夜时,想想那个在跳台起跳前默念动作要领的14岁女孩;当你们遇到挫折想放弃时,想想那个被质疑“文化水平”却用实力证明自己的奥运冠军。记住:教室里的每一次举手、跑道上的每一滴汗水、难题前的每一番思考,都在为未来积蓄能量。
最后,请允许我以全红婵最喜欢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分享:“我不是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训练上。” 从今天起,让我们以榜样为镜,用奋斗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诗篇!
本期主播:七(6)班田妙晴